2021年渝北区“临空匠才”杯综合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于10月22日在渝北中央公园举行。大赛以“技高行天下,能强走世界”为主题,经过前期1个月的初赛,11个项目的330名选手最终闯入决赛进行角逐。
多个行业项目精彩角逐 技能人才辈出
大赛现场
大赛现场
大赛现场
本届大赛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指导,渝北区人民政府主办,渝北区人力社保局等多部门承办,渝北区各技工学校、职业培训学校及相关企业协办;共设置了中式烹调师、中式面点师、育婴员、养老护理员、茶艺师、电工、汽车维修工、服装制版师、咖啡师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、人工智能训练师等11个项目。行业涵盖广泛,既有电工、汽修等渝北传统优势赛项,也有人工智能训练师、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等切合渝北未来产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项目。其中中式烹调师、中式面点师、育婴员、茶艺师、咖啡师5个项目于10月22日上午在中央公园广场举行决赛。每个工种的前六名、共66位获奖选手现场获得奖杯和获奖证书。
选手介绍一等奖项目《民生数字化大屏》
在本次大赛中,有不少的项目亮点、人才亮点值得注意。在现场,我们注意到 “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”一等奖成果展示——《民生数字化大屏》。该大屏可以直观看到,当下社会关注的实时内容相关数据指标和对未来的方向预见,这些内容可涵盖就业保障、户口迁移、教育问题、升学入学、美食热度、景区热度等多个维度。而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工作计划,则具有辅助参考作用。
同时,本次大赛中还有一些特殊残疾选手跟健全选手同台竞技,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、精湛专业的技艺博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热烈掌声。24岁的王娟虽然先天腿部残疾,但她凭借细心、专业的行业技能,在这次大赛中获得养老护理员项目一等奖;38岁的曾政是一名聋哑人士,但他潜心研究咖啡调制,凭借过硬的调制技能,在这次大赛中获得咖啡师项目二等奖。
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竞赛优异选手现场就能签约
用人单位与优秀选手现场签约
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,是首次引入“竞赛+就业”的模式,用人单位赴竞赛现场进行观摩和企业展示,与选手进行现场洽谈并进行人才签约。数十家企业提供上百个高质量就业岗位,最高月薪可达2万元,帮助获奖选手实现从领奖台到职业舞台的直线跨越。
过去,企业往往只对高学历专业型人才开出高薪,当前,我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,重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、智能化不断转型提速,对高素质技能人才、紧缺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。据统计,目前渝北区技能人才总量达21.66万人,高技能人才总量6.86万人,占比31.6%,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。正因如此,高技能人才的市场行情也是不断看涨,走“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”之路前景光明。
渝北打造“临空匠才” 为城市建设汇入“源头活水”
选手获奖
近年来,渝北区把提高劳动者素质、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摆在突出位置,大力实施“技兴渝北”行动计划,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和人才激励机制。从2015年起,四届全区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中,一批技艺精湛的“渝北工匠”脱颖而出,引领带动全区广大劳动者踊跃投身创新实践。目前,渝北共有高技能人才基地3个,国家级大师工作室9个,市级首席大师工作室8个,市级大师工作室15个。越来越多的技能领军人物带动更多高技能人才攀越技能“制高点”,为建设渝北汇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渝北区政府张广莉副区长在颁奖典礼现场发表致辞,她对未来渝北技能人才培育工作提出了希望:要进一步提升比赛质量和水平,不断探索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方法途径,为职业技能人才学习技术、展示才能搭好平台,推动全区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,引领广大职工以崭新的主人翁姿态、卓越的劳动创造、顽强的拼搏精神为渝北建设作出更大贡献。
重庆市人力社保局二级巡视员梁碚嘉出席颁奖典礼现场并讲话。他指出,技能人才必将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、提高企业竞争力、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他希望各培训学校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的“临空匠才”;希望渝北区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,进一步加大机制创新、政策供给和投入力度,为实现渝北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● 中国华电2022年校招正式启动
● 好消息!云阳面工、巴渝大嫂入选人社部十大“我最受关注的劳务品牌”
● 潼南交通事务中心、金科、陈麻花......坐镇本周直播间,邀你找工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