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来源:绵竹政协)
省政协2021年度提案及办理答复摘登(十八)
互帮互助 推广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模式
题目:《关于四川省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的建议》
提案者:卫贵武
内容:
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来缓解养老保障压力,成为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。从全国各地探索实践的情况看,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让年轻的老年人为年长的老年人服务,并不断带动更多“年轻老人”以老助老,形成良好的互助社会风尚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可逐步推广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,建议如下:
加强顶层制度设计。加快出台“时间银行”互助养老模式地方性法规,对“时间银行”的法律地位、储户权利义务及责任、“储户”管理、培训时数、“储蓄”时数等作出明确规定,为其良性运行给予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。设计符合地方特点的“时间银行”养老制度,建立志愿者表彰奖励制度。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“储蓄”制度,积极推广“志愿服务时间银行”有效形式等。
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。主动寻求社区内外的各种力量为互助养老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服务,将社区、机关、团体、企事业单位服务设施,纳入社区统一协调使用,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来。
制定服务标准体系。各地民政部门牵头制订本地“时间银行”运行系列标准或规范,形成以志愿服务为核心、互帮互助、共建共享的“时间银行”养老服务体系。
建立管理信息化平台。积极推进“时间银行”信息化,利用云平台技术,结合社区信息化建设,开发相应的技术和信用支持、服务时间计算标准及一体化管理监督系统。在社区设置专业社会工作者岗位,负责系统的运行管理。对“储户”定期开展培训,加强社区间合作,逐步扩展社区有效资源。同时,大力研发方便手机应用的“时间银行”APP管理系统平台。
加大推广宣传力度。发挥“时间银行”网络平台优势,发动社会组织、社区居民、周边商户共同参与,开展社区微公益活动,提升“时间银行”社会知晓度。通过主题活动,让市民特别是低龄健康老人群体了解和认识“时间银行”。针对“时间银行”运行中出现的问题,适时举办研讨会,集思广益,建言献策。
民政厅办理回复:
近年来,在推进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,我们十分重视通过倡议、发动、引导志愿活动,以及建立“时间银行”等方式,动员各类人群组建志愿者服务组织,义务为老人提供服务,实现了服务队伍专业化与志愿者的结合。全省共计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573支,共有60岁以上实名注册志愿者57.8万名,开展为老志愿服务项目2000余个。
全省各地积极探索“时间银行”机制助力养老服务,如洪雅县实施爱心储蓄“时间银行”,鼓励社会人士及“低龄老人”为农村老人提供志愿服务,攒取积分,待要使用的时候可用积分兑换物品或等量的志愿服务,引导形成和谐养老氛围。
下一步,我们将贯彻落实《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》要求,完善社会组织、专业社工、志愿服务联动机制,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,评先评优并推广“时间银行”“互助养老”及“养老服务顾问”等做法。
加强顶层设计,加快推动《四川省养老服务条例》立法进程,鼓励“时间银行”等养老模式创新。支持老年人开展互助服务,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等。
鼓励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养老产品开发、养老服务提供,使公益慈善组织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力量。加快推进全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,依托省养老服务中心对现有“四川省养老服务信息平台”“四川省敬老院信息系统”进行迭代升级,扩展建立全省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。
在全省范围内评选“最美老人”“孝亲敬老楷模”“优秀养老护理员”,并对评选出的模范人物进行广泛宣传,积极开展星级老年志愿者评选等活动,共同营造全社会“孝老、敬老、爱老”的良好氛围。
(来源:四川政协报)
分享
点收藏
点点赞
点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