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卖苇叶到卖粽子,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,十年间,山西省临县前青塘村靠发展粽子产业改变命运,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左右增加到超过2万元。
前青塘村位于吕梁山区山西临县的一座土山脚下,那里曾是一片芦苇荡。丰富的水源涵养了青塘的苇叶,更让它与粽结缘。
在临县一直流传着“青塘的苇子,刘家庄的汝子”的说法,意在称赞青塘苇叶品质好。可数百年来,上好的苇叶却没能给青塘人带来好生活。
前青塘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村,在2014年以前,全村人只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,其余时间只卖苇叶,1斤苇叶最高只卖4块钱。
精准扶贫开始后,临县政府大力支持前青塘村发展粽子加工业,投资修路、建厂、宣传推广,小粽子逐渐发展成脱贫致富的大产业。2018年,前青塘村实现整村脱贫。
现在,全村已有120户村民开了粽坊,210名脱贫户在青塘粽子产业园区工作。青塘粽子,已经发展为前青塘村迈向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。
十年,一个大变化。芦苇荡,还是那片芦苇荡;青塘,已不再是原来的青塘。
何谓粽香,何为粽乡?个中滋味,尽在青塘。
记者:吕梦琦、马志异、王怡静
报道员:贺宇轩、亢静璇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下一篇:“同学,你妈喊你回家割麦子啦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