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6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胡宁 刘世昕)5月15日,北京市开展区域核酸筛查,共采样检测2089万人,检出11管混采阳性,其中丰台区8管,海淀区、房山区、门头沟区各1管。在社会面筛出混采阳性怎么办,如何“从严从快”做好风险人员管控?
丰台区副区长孔钢城介绍,对社会面新增“10混1”阳性情况,丰台区在1小时内完成落位核实,全面掌握涉及人员的身份信息及住址等情况,严格落实相关管控措施,做到“应隔尽隔”,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。
针对5月15日海淀区社会面筛查中有1管混采阳性的情况,海淀区副区长林航则表示,海淀区分派10组力量同步开展抗原检测、核酸采样等工作,分模块配合行动,第一时间管控风险人员。
经排查,海淀区的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为北京华联龙背村购物中心(肖家河店)、物美超市(安河桥北店)的工作人员,海淀区迅速对其工作的超市及居住地进行封控管理,开展人员及环境核酸采样,研判风险,做好环境消杀。同时,要求外卖、快递、餐饮、超市、市场等重点保供行业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等各项防疫措施,各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,做好从业人员的核酸和抗原检测,确保从业人员健康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