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阳市:听障人士驾车看精彩世界
“我可以带父母自驾游了。”2月22日,23岁的听障人士邱女士在四川绵阳考取C2驾驶证后,将驾驶证照片传至绵阳市聋人协会微信群,群友纷纷为她点赞。
邱女士是四川广元市朝天区人,3岁被确诊患有听力障碍。长大后,邱女士到绵阳特校上班,加入绵阳市聋人协会。去年11月底,绵阳市首届听障人士驾驶培训班开班,经过初筛,邱女士成为符合报考要求的13名学员之一。
“听障人士戴上助听器,距音叉50厘米范围内能辨别声源方向,就算听力过关。听障人士申领驾照由协会组织初步筛查、综合评估听力疾病。评估合格后,需要到指定医院进行听力测试等体检,再进入报名程序。”绵阳市残联副主席、聋人协会主席周建国说。
为帮助听障人士顺利考取驾照,协会与绵阳安洲驾校取得联系,首批安排9名优秀教练员学习专业手语,为听障人士量身定制培训计划,提供免费接送等贴心服务。“教练手语非常好,我和他沟通没有障碍,学起来也快。”邱女士说。
目前,绵阳市共有9万多名听障人士,其中适龄办驾驶证的有1.3万余人。邱女士是绵阳考取C2驾驶证的第一位听障人士。此前,绵阳市已为肢体残疾人士发放C5驾照。根据公安部新修订的《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》放宽对残疾人申领驾照的限制,更多残疾人的汽车驾驶梦将实现。
“听障人士如果有考取驾驶证的需求,可以直接到医院进行体检,然后到驾校报名参加培训、考试,合格后就可以领取驾驶证。”绵阳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残联将继续联合市卫健委、市公安交警、市交通运输部门和驾校一起,让听障人士参与驾照考学,营造关爱听障人士的社会氛围,帮助听障人士走出家门、参与社会。
眉山市:贴心服务送上门 帮助残疾群众“走”出去
“感谢党委政府送来的这个轮椅,让我能‘走’出家门,更好地融入社会。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!”2月10日,东坡城市湿地,残疾人易祝华坐在轮椅上兴奋极了。易祝华的女儿推着她,围着湿地慢慢转悠。蓝天、白云、碧水、绿树,每到一个景点,易祝华都一脸笑容地欣赏。
易祝华的感受,细微而具体地折射出眉山市残疾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,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生活更自信、更有尊严。
为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,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眉山市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切实把残疾人民生工作同学史力行结合起来,聚焦残疾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办实事、解难题,不断增强广大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发放适配辅具让残疾人生活更方便
“生病以后,每到过年,我最希望的就是出去转转,感受一下热闹氛围。这个心愿,今年春节终于实现了!”易祝华说。今年75岁的她家住东坡区大石桥街道高灯社区2组,2019年因病导致半身瘫痪,生活不能自理。东坡区残联走访得知情况后,不仅为其办理了残疾人证,在春节前夕还主动上门,为她送上轮椅,并耐心地讲解了使用方法。这让易祝华一家人非常感动。
“这段时间,只要天气晴朗,我都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去公园散步。春节假期,还带着母亲参加各种聚会。母亲的心情舒畅了,天天都乐呵呵的,病情也好了许多。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,为我们送来温暖。”易祝华的女儿说。
据悉,去年,东坡区残联针对全区21328名残疾人进行了需求调查,通过上户走访、调研及筛查等前期工作,对每名残疾人进行评估。根据残疾人的不同特点,结合其生活环境等,为有需求的2483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了轮椅、助行器、腋拐、手杖、盲杖等辅助器具。这些辅助器具,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,帮助他们“走”出家门,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同样,在洪雅县,当地残联通过走访慰问,为367名残疾人免费配发了辅助器具。2021年,眉山市共为4000余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免费配发了辅助器具。
强培训重扶持多渠道促就业创业
自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眉山市开展了涉及残疾人教育、康复、就业、培训、扶残助残等多方面活动,让他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,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,康复需求得到更大程度满足。全市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。
就业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活动,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的关键。2021年,眉山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法规政策,出台了《眉山市用人单位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实施办法》,对安置残疾人超过1.6%低于25%的用人单位,按每超安置1人奖励1000元标准进行奖励,并实施灵活就业补贴和一次性创业补贴项目,树立残疾人创业典型,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,成立眉山市助残就业创业公益联盟,创建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(机构),不断深化残疾人就业服务。目前,眉山市共创建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5个、盲人按摩示范机构5家。不少残疾人在接受各种技能培训后,顺利在常住地附近就业或居家就业。
残疾人证与残疾人享受各类政策服务密切相关。眉山市残联开展“贴心、暖心、省心”的“三心”服务,通过上门办、网上办、窗口办等多种办理残疾人证方式,鼓励一次办、就近办,打通联系服务残疾人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截至2021年12月,眉山市各区县残联累计组织实施30余次集中为残疾人办、换证工作,共为6898名残疾人办理了新证,为3万余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指导。
值得一提的是,眉山市还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。“我们大力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‘提标扩面’,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进行调整提高。同时,继续实施‘阳光家园’计划,实现市本级和6区县主城区集中托养机构全覆盖,2021年共为全市2722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。”眉山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眉山市各级残联将继续聚力实事好事,全力化解残疾人的难事、心事,让广大残疾人生活更有信心、更加幸福。
文字:绵阳市残联、眉山市残联
校正:王晨蕾
审核:刘胡建
编辑:蒲梦岭
热文推荐
四川在全国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
省残联举办“爱耳日”全省听力语言健康知识视频讲座
四川各地开展第23个“爱耳日”宣传教育活动